明清是绍兴酒的全盛时代,那时已有“越酒行天下”之说。康熙二十年《会稽县志》记曰:“越酒行天下,其品颇多,而名老酒者特行。”当时几乎“城乡无处不酒家”,绍兴乃有“酒乡”、“酒城”、“酒国”之称。清代童岳荐编撰的饮食名著《调鼎集》则对绍兴酒的历史演变、品种和优良品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书中认为:“天下酒有灰者甚多,饮之令人发渴,而绍酒独无;天下酒甜者居多,饮之令人体中满闷,而绍酒之性芳香醇烈,走而不守,故嗜之者为上品……几遍天下矣。”清朝梁章矩在《浪迹续谈》中也说:“今绍兴酒通行海内,可谓酒之正宗……至酒之通行,则实无他酒足以相抗。”清乾隆皇帝也曾多次品饮绍兴酒,“越酒行天下,东浦酒最佳”的诗句正出自其口。
清代诗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写道:“绍兴酒如清官廉吏,不参一毫假,而其味方真,又如名士耆英长留人间,阅尽世故,而其质越厚。”此外,袁枚又说:“绍兴酒不过五年者,不可饮。”由此可见,绍兴老酒除了贮存年代久远的特点外,品质也属一流,故一些大酿坊常以“陈年老酒”或“远年陈绍”来标榜所酿之酒的品位。
明清时期,各大酿酒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云集”、“王宝和”、“茅万盛”、“善元泰”等著名酒坊皆成立于这个时期。其中有几家一直延续到现在,如成立于康熙三年(1664年)的沈永和酒坊,依旧是黄酒消费者熟悉的品牌。
为进一步扩大销售,这一时期,一些眼光独到的酿坊开始在杭州、上海、北京、天津、汉口等地开设酒店、酒馆或酒庄,经营零售与批发业务。如供应北京的称为京庄黄酒,供应广东的为广庄黄酒。另外,还并专门供应杭州胡庆余堂和北京同仁堂药店制药用酒。绍兴黄酒的销量大增,绍兴也成为名副其实的酒城。
来源|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