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喝酒,都论两计算酒量,一般量能二三两,喝一斤酒的算是海量,能喝好几斤酒的人,那简直就是超级能喝的重量级喝酒高手了,但这个量已经顶天了,再喝,那就得喝的进医院了。
然而,当我们翻开史书便会发现,能喝酒的人比比皆是。就譬如《水浒传》里的武松,在过景阳冈前,轻松连饮十八碗;还打死了老虎,这酒量不得不让人佩服。武松饮酒以碗计数,他的前辈们则以斗计。诗名盖世的李白一次就能饮一斗,自称“酒仙”。而魏晋时期的刘伶更是一饮十斗。那么刘伶一饮十斗就不怕醉死吗?不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说:刘伶乘车出游,车中载酒,一路痛饮,并吩咐随从带铲一把,以便在哪里醉死,就地挖土掩埋。比刘伶更早的人,喝十斗也不在话下。《汉书》说于定国饮酒至数石不乱。于定国是汉宣帝时的廷尉(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他喝的越多,断狱越明。至于在往前,春秋以前的古人,酒量可能更大。据孔鲋《孔从子》说:“尧、舜千钟,孔子百瓢”从这个史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尧舜的豪饮。这些古人这么厉害的酒量,不得不让人说声佩服!
不过从这些古人的酒量中,我们却意外的发现一条规律,即从宋代以前,年代越久远,人们的酒量是越大。史籍中所载能饮“一石”“一斛”的都是唐代以前的人,唐宋时期已经退至“斗量”“坛量”,元代以后只能论瓶、论杯了。那么为什么越往后人们的酒量反而越来越小了呢?难道真是他们酒量过人?其实,仔细研究,我们发现古人的千杯不醉的酒量是有原因的。
1
首先,古人的酒量大与古代的度数低有密切的关系,其实,酒的发展史是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然发酵果酒,第二阶段是“饭余空桑”后自然发酵谷物酒,第三阶段是人工发酵谷物酒,第四阶段是人工过滤或压榨酒,第五阶段是蒸馏酒。酒的度数,是指就业中含酒精的多少,即温度在20℃时,每100毫升酒液中所含纯酒精的毫升数。含10毫升,就是10度;含20毫升就是20度。用不同的方法酿造的酒,度数也不同。在古代,最早的自然谷物发酵酒的酒精度含量最低,而在之后的黄酒发展中,一直发展及技术缓慢,酒精度一直不高,一直到宋代,随着国家的积极鼓励发展,黄酒的技术才得到飞跃的发展,据《北宋酒经》记载,黄酒的技术发展到宋朝才和现代水平差不多,而此时的酒精度也可以达到10几度,而到宋末元初,出现蒸馏技术后,酒精度得到明显提升,这个时候的人们当然达不到千杯不醉了。
2
古人能够千杯不醉的第二个原因是古今的度量衡不同。汉代,已经形成“五量”的容量单位制,《汉书▪律历志》记载:“量者,龠、合、升、斗、斛也……合(两)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根据《汉语大词典》附录《中国历代量制演变测算简表》换算,汉代的一斗,仅合今天的2000毫升,现在的啤酒一般每瓶为640毫升。也就是说,汉代一斗酒,仅仅相当现在3瓶啤酒,一斛也不过是30瓶。而且古代酒的度数又低。若作长日饮,中途再小解几次,现在酒量大的人,饮30瓶也不难。
3
古人能千杯不醉的第三个原因是古代的酒量是连汁带渣一起算的。古代的酒,即酒史发展到第一、二、三阶段,酒液和酒糟是混在一起的,只有在祭祀或其他特殊情况下才过滤。直到唐代,酒液和酒糟还是贮存在一起,饮用时才进行压榨或者过滤,普遍的是连汁带渣一起吃掉。如白居易《问刘十九》诗:
绿螘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螘,古同蚁。醅,没有过滤的酒。新酿的酒,面上浮有米糟(像蚂蚁),带点淡绿色,所以,白居易喝的酒,也是酒液、酒糟混在一起的。所以,古人在计算酒量的时候,如果不扣除酒糟,古人所说的一斗酒,实际酒液不足一斗。
4
古人千杯不醉的第四个原因是古人喝酒也爱吹牛,像古籍所记载的古人酒量有夸张的成分。如杜甫《饮中八仙歌》:“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百川之水,可是比长江三峡水库的库容还要大呢。还有我们常常读到酒仙李白的“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酒伯淳于髡的“一斗亦醉,一石亦醉”,酒篓子刘伶的“一饮一斛,五斗解酲”……等等这些,其实都是文人夸张吹牛之言,不能当真。
来源|《中国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