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老窖-江南大学国宝生态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江南大学毛健团队于2024年2月在国际期刊Food Bioscience(Q1,IF: 4.8)上发表了题为“Baijiu hangover: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neurobiochemical and behavioral parameters in a mouse model and clinical symptoms(白酒宿醉:小鼠神经生化及行为学参数与临床症状相关性分析)”的研究论文,探索了多项小鼠神经生化及行为学指标在表征白酒饮后宿醉效应方面的潜力。本论文获国家重点研发项目(No. 2022YFD21012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202025,22138004,32001828)及江苏省科技计划(BK20221075)资助。
文章背景
酒精宿醉被定义为单次过量饮酒后当血液乙醇浓度接近零后所经历的所有生理及心理不适感的集合,是全球酒精饮料普遍存在的现象(部分优质酒除外)。宿醉症状包括头痛、口渴、疲倦及眩晕等等,常发生在饮后数小时并可持续数个小时。过量饮酒导致的严重宿醉反应引起了消费者的顾虑,而现有的酒精饮料宿醉效应评价主要依赖人群饮后评分试验,这种方法较为主观、个体差异较大且过量饮酒对受试者健康不利。因此,需要探索合适的实验动物模型,利用动物指标对白酒样品的饮后宿醉效应进行科学评价。
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选取两款具有明显饮后差异的浓香型白酒样品为研究对象,以BALB/c小鼠模型为基础,首先组织人群临床观察实验获取两款白酒样品的饮后宿醉症状评分,其次通过醉酒时间、血乙醇浓度等确定小鼠最佳灌胃剂量,随后对不同时间点(灌胃后6 h、8 h、10 h、12 h、14 h)的多个小鼠神经生化及行为学参数进行监测,最后通过人群宿醉症状评分与小鼠指标间相关性分析获取可表征宿醉效应的关键小鼠指标。结果表明,具有较高醇类及醛类物质含量的白酒样品在人群及小鼠中均诱导了更为严重的宿醉症状;小鼠神经生化及行为学参数的改变与宿醉症状存在明显相关性,如小鼠10 h血清内皮素、10 h足迹对称性分别与头痛及眩晕症状呈强烈的正相关,而10 h脑5-羟色胺、蔗糖偏好分别与抑郁及食欲降低症状呈强烈的负相关;给予小鼠白酒样品灌胃10 h后对关键宿醉指标进行监测可以有效的区分不同白酒样品的饮后宿醉效应差异。本研究为白酒样品饮后宿醉效应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并为后续白酒样品关键宿醉物质的鉴定提供了实验基础。
文章作者
该论文第一作者是江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刘煜飞,通讯作者是毛健教授。
研究亮点
(1)在BALB/c小鼠模型中描述了不同饮后品质白酒诱导的临床宿醉症状差异。
(2)小鼠神经生化参数可作为表征头痛、抑郁相关宿醉症状的合适指标。
(3)快感缺失及运动相关宿醉症状与小鼠行为学指标间存在强相关性。
(4)共鉴定出33种物质对宿醉严重程度差异起关键作用。
图文摘要
图文赏析
图1 动物实验流程及灌胃剂量优化
图2 小鼠行为学参数(足底疼痛阈值、蔗糖偏好及步态)
图3 人群饮后宿醉症状评分与小鼠神经生化及行为学参数相关性分析
原文连接:https://doi.org/10.1016/j.fbio.2024.103799